江苏低空经济政策与优势解析
一、政策支持:顶层设计与地方实践协同发力
1、省级战略规划
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发布《关于加快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》,明确到2027年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机制高效运转,2030年建成智能互联、安全高效的低空设施网,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特色产业集群。
政策提出“一个标准、一个平台、一套规则、一张网”建设目标,推动空域分类划设、低空飞行服务平台互联互通、基础设施超前布局(如起降场、充电设施),并强化关键技术攻关与产业链整合。
2、地方配套政策
苏州:发布《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(2024—2026年)》,计划到2026年聚集企业500家,产业规模达600亿元,并设立无人机适航测试基地,检测成本降低30%。
南京:出台《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》,目标到2026年产业规模超500亿元,已开通低空航线超100条,包括长江航运物流航线29条。
无锡:发布三年行动方案,提出低空经济产值突破300亿元,对eVTOL企业研发投入补贴最高达5000万元。
展开剩余82%常州:聚焦动力电池产业链(完整度97%),吸引白鲸航线等企业落地,生产载重最大货运无人机。
3、区域协同创新
苏州、无锡、常州、南通签署区域协同立法与低空经济一体化发展协议,推动政策、产业、技术、基建共享。例如,长三角首条跨省低空物流航线(镇江-建德)开通,实现农产品高效交换。
二、产业优势:技术积累与场景创新双轮驱动
1、产业链完备性
企业集聚:江苏低空经济相关企业超3600家(全国第三),涵盖碳纤维、锂电池、航空发动机、飞控系统等领域。苏州聚集300余家航空航天企业,产出全球最大无人运输机、全域自主感知植保无人机。
科研实力:南京依托51所高校(如南航、东大)、61家科研院所,在航空技术领域形成创新高地;无锡具备航空级材料、传感器等核心零部件生产能力。
2、场景应用落地
公共服务:苏州获批空域63块、航线333条,低空飞行政务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务;南京用无人机进行桥梁检测(效率提升3倍)、医疗物资配送(时间缩短60%)。
智慧物流:宿迁、泰州布局无人机配送网络,连云港规划“1+2+N”起降设施体系;扬州试飞南京禄口机场至扬州软件园低空载客航线。
特色消费:徐州农用无人机研发领先(如吉田智能、江苏宗申),镇江大路通用机场举办低空飞行赛事,推动“低空+文旅”“低空+体育”融合。
3、基础设施领先
江苏已建成通用机场31个(全国第三),规划到2035年达35个;南京建设低空智联网,空域利用率提升40%;苏州飞服中心接入起降点406个,累计支撑飞行2万架次。
2025中国(南京)低空经济与无人机生态创新博览会优势解析
一、战略定位:国家级平台对接国家低空经济战略
1、权威主办与政策赋能
博览会由国家权威机构(如中国民用航空局)与长三角政府联合主办,直接对接《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指导意见》《低空经济发展促进条例》等政策,为企业提供“国家低空经济战略参与者”的权威背书。
展示长三角“国家-区域-地方”三级政策联动成果,如沪苏浙皖统一空域管理、适航认证、基建标准,破解跨省飞行审批难等问题。
2、全产业链生态展示
展区覆盖:低空飞行器与技术(如无人机、eVTOL、氢能航空器)、低空智联网、低空安全管控系统、应用场景(应急救援、智慧城市、物流配送)等。
企业参与:汇聚全球低空经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,如中国电科发布“天行”“天卫”“天工”系列低空经济产品体系,拓攻机器人展示全自主智能作业无人机。
二、场景化应用:实景模拟与商业闭环结合
1、应用场景专区
低空应急救援:演示无人机火灾侦测、人员搜救实时响应能力;
智慧城市管理:展示无人机巡航与低空通信在交通监控、环境监测中的协同效率;
低空物流:呈现无人机配送网络破解“最后一公里”难题的案例(如苏州低空物流航线)。
2、投融资与商业对接
路演活动:设置投融资专场,连接企业与资本方(如无锡“即投即奖”机制对融资企业奖励100万至300万元);
贸易合作:举办6场贸易对接活动,吸引226个采购渠道商、36个国际贸易展团,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。
三、安全体系:技术突破与法规保障并重
1、低空安全解决方案
智能监测:展示低空智联网、北斗导航、5G-A通信、AI算法在空域动态监测与冲突预警中的应用(如南京空域利用率提升40%);
反制技术:苏州落地全国首单“低空运营管理责任保险”,填补低空经济运营责任保险空白。
2、政策与标准制定
发布《低空经济发展系列成果》,推动适航认证绿色通道(如苏州企业检测成本降低30%)、空域灵活使用试点(如合肥“低空经济特区”);
举办低空安全与智控峰会,探讨空域管理、智能导航、应急响应等标准化路径。
四、国际化与专业化:全球资源对接与人才培育
1、国际合作
吸引36个国际贸易展团、226个采购渠道商,举办12场精品论坛(如国际低空安全与智控峰会),推动中欧适航互认(如杭州与欧盟签署协议)。
2、人才生态
成立全国数字低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(如苏州市航空产业集团、南航、职业大学联合),开设低空经济本科专业,年培训数千名专业人才。
江苏低空经济凭借政策先行、产业链完备、场景创新等优势,正加速构建万亿级产业集群。而2025中国(南京)低空经济与无人机生态创新博览会,则通过国家级平台定位、全产业链展示、场景化应用示范、安全体系创新及国际化资源对接,成为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。两者协同,不仅助力江苏抢占低空经济赛道先机,更为全球低空经济发展贡献“中国方案”。
发布于:河南省广瑞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