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福建路与闽侯路之间的积余里北侧,依然矗立着六栋引人注目的二层小洋楼,整齐地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建筑群。这些建筑便是增禄胡同旧址,其地理位置与福建路南段的增延胡同明显区分开来。
与增延胡同相比,增禄胡同的房子显得更为粗糙,建筑风格也略显朴实无华。而且,从建造年代来看,这几栋小楼的落成时间相对较晚,大约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期,即天津沦陷的那一时期。这些房子最初的主人是日本人,后来又将其转售给一位姓洪的朝鲜人,到了1948年,房子又被卖给了一位姓韩的中国人,此时解放的曙光已不远。
在这五栋建筑中,紧临福建路的6号和8号楼显得尤为特殊,作者将在后文中对此做详细介绍。其余四栋建筑大致呈现出相似的特点,其中福建路8号楼的后面还有一处小型的联排建筑,而另外三栋整体结构相仿。
展开剩余51%这些建筑的平面基本呈方形,外墙为光滑的硫缸砖清水墙,第一层与第二层的檐线处则装饰着白色的装饰条,增添了一丝精致的细节。尤其是福建路6号楼后方的一栋,屋顶设计成类似传统风格的歇山顶,屋顶上赫然矗立着五个烟囱,显得格外醒目。而后面的两栋建筑则呈对称布局,屋顶覆盖着多坡顶的红色筒瓦,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。
楼内保留着古朴的木质楼梯和温暖的木地板,散发出一股怀旧气息。在二层楼梯的拐角处,还有一个小巧的四方形平台,让人不禁好奇这个小空间的用途,它或许曾经承载过某些秘密和故事。(来源:津360,2023.01.05)
发布于:天津市广瑞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